墨西哥丨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弗里达卡罗 《viva la vida》 墨西哥丨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

墨西哥丨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

2024-07-04 1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后来我问道:“您之前在英国和美国都住了很长时间。请问第一次回到墨西哥拍摄关于自己家乡的影片,您有着怎样的感受呢?是感觉很熟悉,还是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呢?”卡隆导演的回答十分认真。他说道,这次拍电影的过程,就是他的“归家之旅”,唤起了他深藏心底的故乡记忆。另外他也提到了“陌生感”,说道,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那么熟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墨西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都比之前更加完善了,但另一方面,其政治与社会问题却可能比从前更加严峻。

《罗马》在今年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与最佳摄影三个重量级奖项。这也是卡隆继2014年的《地心引力》后,第二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在文本与影像的多重交叠中,阿方索·卡隆在讲述家庭故事的同时又描绘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墨西哥的社会与自然。电影在私密与宏大的处理上达到了诗意的平衡。从小学起,我就对充满神秘感又自由奔放的墨西哥文化有一种向往,而《罗马》与墨西哥电影,为我开启了一扇了解墨西哥文化的窗口。

这是拍摄于罗马区著名集市门口的照片:

上周,春假之时,我与朋友终于踏上了墨西哥旅途。此行共六天,我们去了墨西哥城和旁边的小城瓜纳华托。我们的第一站是宪法广场旁的艺术宫。刚进里面,便看到了一场签售会,是西班牙著名诗人路易斯·加西亚·蒙特罗。我想买一本书留作纪念,怎奈却已然售完。这时,旁边的墨西哥阿姨把她手中的诗集送给了我,说:“请收下吧,这是来自墨西哥的礼物。”后来,老爷爷在旁边热心大叔的翻译下,在书上一笔一划地签上了我的名字。

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墨西哥人民的热情,和对于西班牙语文化发自心底的自豪感。这种久违的旅途中的感动让我可能一生都难以忘却。

艺术宫二楼正中央,是著名国宝级画家迭戈·里维拉(弗里达丈夫)的巨幅壁画《十字路口的人》。

图:笔者拍摄于艺术宫的壁画局部

传记片《弗里达》中也演到了这幅壁画的创作背景。它的初稿创作于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但由于画中对于共产主义的坚定拥护引来了美国民众的不满,壁画在纽约被砸。坚持信仰的迭戈对弗里达说:“他们砸毁了这面墙,却没有砸烂我的画,因为画存在于我的心里和头脑里。我会在另一个地方,画一幅同样的壁画。”于是,便有了这幅我们在艺术宫最重要位置看到的国宝级巨幅杰作。

坐在艺术宫对面的咖啡厅,看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旁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体会着墨西哥城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那一刻,我感到这座城市仿佛从未变老,它一直静静地停留在历史深处,永远年轻着。

漫步在宪法广场上,一个小女孩将手机递到了我手中。我以为女孩是想叫我帮她和姐妹们以及妈妈和阿姨合影,没想到经过谷歌翻译的一番解释,才弄明白她是想与我合影。于是,我和朋友与女孩一家五口便有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合影。那个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亚洲人在墨西哥城真的比较罕见。但尽管如此,我们也没有作为“局外人”难以融入的感觉。

这是宪法广场旁,一群印第安人在载歌载舞。

每天早上六点与下午六点都会在宪法广场上举行升降旗仪式,场面庄严肃穆。

宪法广场旁边,是极具生活气息的闹市区。街头艺人、行为艺术家、可爱的小商店、充满艺术气息的咖啡厅……活泼的气氛让我感觉仿佛是回到了家乡,市民们在开心地散步,聊天,吃夜宵,欣赏街头艺术。同时,充满欧式风格的建筑又将我的思绪带回了去年的现在,在欧洲生活的时光。

这是我受《罗马》影响,在等红绿灯时抓拍的生活场景:

这是街边打扮成梵高的行为艺术家:

散步时,这样一组打扮成“V字仇杀队”,手中举着电视机的青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原来他们来自动物保护组织,向路人们宣传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他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在周遭的热闹中用静默宣扬着自己坚定的信仰。

图:我的朋友Shuyan拍摄于闹市区

这是友人在小街巷中帮我抓拍到的背影。当时我们走错了路,却意想不到地看到了夕阳西下斑斓的街道。多彩的墨西哥小街巷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流连忘返。

晚上我们终于来到了电影中,阿方索卡隆导演成长的罗马区。我们在罗马区的著名集市品尝了墨西哥传统美食塔可、鸡肉卷和热巧克力。

集市的旁边是一间很有风格的书店。书店中来自各个国家的被翻译成西班牙语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村上春树全套作品等东亚文学、老子和道家哲学、《人类简史》等英语文学作品、大卫鲍伊传记等音乐书籍……还有一些非常有设计感的与电影有关的小本子。店员非常认真地向我们推荐与墨西哥文化有关的书。

后来,我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克塔维奥·帕斯(Ocravio Paz)关于墨西哥文化的随笔集《孤独的迷宫》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小本子,朋友买了一本短篇小说。《孤独的迷宫》中,帕斯对于墨西哥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做了详尽而生动的阐释。诺贝尔文学奖如是评论:“他的作品充满激惰,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墨西哥近几年出色的文化输出令世界有目共睹。近6届奥斯卡上,有5届最佳导演都属于墨西哥人(除去2017年《爱乐之城》的达米安沙泽勒)。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佳导演奖由去年凭借《水形物语》得奖的,同是“墨西哥四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颁发。当卡隆从自己的同乡好友手中接过奖杯,两人用拥抱创造了本届奥斯卡最温情的瞬间之一。而“墨西哥四杰”的另外两人,凭借《鸟人》与《荒野猎人》连续两年夺得最佳导演的冈萨雷斯、凭借《地心引力》《鸟人》《荒野猎人》三夺奥斯卡最佳摄影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也与卡隆和托罗是密友。

“陀螺”与卡隆

从墨西哥城坐大巴一小时,便来到了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区。《寻梦环游记》中那条神秘而美丽的亡灵路,便是这里。

“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意为“众神聚居之所”。这里曾有居民20多万,是古代世界中最大的城市之一,堪比古罗马。从现今残余的金字塔遗迹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文明城市的壮阔图景。

仰望着古老的金字塔,墨西哥文化中对于生死的达观态度令人尊敬。

后来的两天,我们去了墨西哥城旁边的小城(大巴四小时)瓜纳华托。小城的街道两旁布满了西班牙风格的建筑,每一个小咖啡厅、小商店也都独具特色。在小城中,每走几步便会看到一个博物馆。迭戈·里维拉博物馆便坐落于此。除此之外,死亡博物馆、玩具博物馆、各种画廊等等,数不胜数。

图:瓜纳华托随手拍的街景

这是在一间博物馆中遇到的正在专心作画的老奶奶:

这是瓜纳华托大学以及大学旁的书店:

夜幕降临后,映入耳畔的是欢快的西班牙和墨西哥舞曲。仿佛这里的每个人都有音乐细胞,又仿佛这座城市永远都没有烦恼。登上皮毕拉纪念碑坐落的小山,整座城市的五颜六色与美好斑斓尽收眼底。

旅途的最后一站,我们又回到了墨西哥城,去了心心念念的弗里达博物馆。

弗里达(Frida, 1907.7.6-1954.7.13)是世界艺术史上最杰出,最具传奇色彩的女艺术家之一,也是墨西哥国宝级画家。18岁时她乘坐的大巴与一辆电车相撞,导致她重度受伤,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甚至失去了生育能力,一生注定只能与痛苦相伴。其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病死,有人说她不堪忍受病痛和心灵的折磨自杀身亡。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离开,弗里达都已然在她短暂的生命中绚烂绽放。

图:笔者拍摄于弗里达博物馆的自画像

上面的这幅自画像创作于1926年,是19岁的弗里达卧病在床时所作。少女的脸上充满了柔和的色彩,这在她后期的画作中极为少有。我想,这也是她对待生活的温柔吧。

图:笔者拍摄于墨西哥城弗里达博物馆

弗里达的画室中还可以看到当年她使用过的轮椅。她说:“我已拥有了飞翔的翅膀,为何还需要双腿?”而她也带着充满想象力的翅膀,在短短47年的生命里不停飞翔,为世界艺术殿堂带来了一幅幅动人的杰作。

在传记片《弗里达》中,已到生命晚年,重病在床的弗里达渴望出席自己的画展,但医生却无奈劝告她不能离开床铺。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卧病在床的弗里达被人推着来到了展览上的人群中央,她笑着对丈夫迭戈说:“瞧,我听了你的劝告,没有离开我的床!”欢快奔放的墨西哥舞曲在瞬间响起,影片至此结束。瞧,这便是弗里达,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都那么热情而炫酷。

在这幅著名的Viva La Vida(生命万岁)是弗里达创作的最后一幅画。热烈而鲜艳的颜色仿佛溢满整个画布,丝毫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一个重病在床的女子艰难勾勒出来的图案。

"Hope the end is joyful - and I hope never to return.”她在日记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希望最终的一切都是欢快的,希望我永不再回来。”或许她已经参透了生活的本质,于是便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学会了忘却和放下,用希望和热情点燃自己的一生。

“生命万岁”,这是弗里达最后的呐喊,是她生命的热望,是她用源源不断的生活热情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希望。

或许,这也是墨西哥文化中传承的信条。为生活起舞歌唱,为生命庆祝呐喊,是他们永恒不变的仪典。

希望每一个关注“粉红色的弗洛伊德”的你,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祝春天快乐!

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